蓄电池环保行动与建议(截至2025年3月)
一、政策规范与回收体系
动力电池回收政策强化
国家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高峰,推出《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》,要求车企对电池等核心部件提供至少8年或12万公里质保,并建立全国性回收网络。
补贴政策:报废2018年前注册的新能源车并购买新车可获单台2万元补贴,加速“以旧换新”进程。
铅酸电池污染防治专项
针对铅酸电池非法拆解问题,《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方案》明确打击无证回收、非法处置等行为,要求企业落实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6。
技术规范:拆解过程需遵循污染控制标准,铅回收率须达95%以上,酸液需中和处理。
二、公众行动指南
规范处理废弃电池
铅酸电池须交至政府指定回收点或专业机构,避免随意丢弃导致铅泄漏污染土壤和水源。
运输时需密封包装,存储环境应通风防爆。
延长电池使用寿命
定期保养汽车电瓶,避免过度充放电;选择高质量电池减少更换频率。
电动自行车电池报废后,优先通过4S店或维修点进入正规回收渠道。
三、企业责任与技术升级
生产工艺优化
铅蓄电池企业需采用节能设备降低污染排放,完善废水、废气处理系统,实现资源循环利用。
回收技术提升
动力电池处理企业需规范拆解流程,分离锂、钴、镍等金属,防范火灾和重金属污染风险。
推广电池检测修复技术,延长可用电池的二次使用寿命。
四、风险与监管重点
环境风险警示
1节铅酸电池泄漏可污染数万升水体,非法拆解导致的铅尘扩散将威胁儿童智力发育。
退役电池若露天堆放,电解液泄漏可能引发土壤酸化。
监管措施强化
建立企业环境监测公示制度,对违规排放铅、酸液等行为实施联合惩戒。
试点铅蓄电池生产企业“集中收集+跨区域转运”模式,减少中间环节污染。
通过政策、技术、公众协同行动,可最大限度降低蓄电池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危害,推动循环经济发展
上一篇:一电蓄电池日常养护指南
下一篇:一电蓄电池产品型号概览
<< 返回
全国服务热线
400-000-1581